盐不仅是烹调美食的调味品
还是人体摄入钠的主要来源
当身体缺钠时
就会出现乏力、虚脱等症状
但食盐量过多也会导致诸多疾病
我国有句老话叫“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”,原本这是一个夸张的说法,但盐吃太多,会危害多个器官。
1、皮肤:过量的盐分会破坏血液渗透压,造成体内钠离子增多,身体水分流失,使皮肤缺水,越来越粗糙,皱纹和斑点增加。
2、心脏:过量摄入盐还可能导致心脏病。当身体吸收过多的钠离子时,水分也会跟着进入细胞,并在细胞内积聚。这样一来,细胞内的水分就会增加,从而导致心脏负担加重。
3、肾脏:如果有过多盐分摄入,肾脏要分泌更多的尿液来排出多余的盐分,这导致肾脏的负担增加。
4、胃:喜食高盐、烧烤、腌制食品等都属于胃癌高危因素。食盐中的高渗透液会破坏胃黏膜。
5、大脑: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(2021)》指出,高盐(钠)的摄入可增加脑卒中的发病风险。此外,2018年初,《自然神经科学》杂志上有一篇动物实验研究认为,盐摄入过多可明显影响记忆及认知功能,而且此作用与血压高低无关。
6、骨骼:盐吃多了,肾脏就要把多余的钠离子排出去,但是排出钠离子的过程也会导致机体排出钙离子。人吃盐越多,排出多余的钠越多,钙的消耗也随之增大。体内钙质不断流失,如果钙又摄入不足,就会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。
另外,吃盐过多还存在增加患心血管疾病风险、增加患癌风险、容易骨折、记忆力减退、破坏免疫功能、减短寿命等潜在危害。
减盐,记住这几个点
减少外出用餐次数
调查发现,外出用餐时,一个人每餐的钠摄入量很容易超过全天推荐钠摄入量。此外,点外卖也容易造成钠摄入量超标,建议少吃外卖,或者可以向商家要求少放盐。
选择低钠盐
低钠盐用一部分氯化钾代替了氯化钠,咸味与普通食盐相差无几,不影响口感,建议日常用盐尽量选择低钠盐。注意:高温作业人员、重体力劳动人员、肾病人群、尿毒症患者等人群要谨慎食用低钠盐。
改变烹调方式
选用能保持食物原味的做法,如蒸、炖、凉拌等,减少使用酱油、蚝油、豆瓣酱、味精、鸡精、沙拉酱、番茄酱等调味品。
每周吃顿无盐餐
有研究发现,定期吃没有盐的午餐或晚餐,有助于控制钠摄入量。一般人群建议每周吃1~2次无盐餐,经常在外就餐、口味较重的人可每周吃2~3次。
学会看营养成分表
在购买预包装食品时,学会看营养成分表也很重要。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上的钠(Na)就表示钠盐含量的高低。购买时,要注意尽可能选择钠盐含量低的食品。
这种“盐”吃了会变“丧尸”,别碰!
为了身体健康
我们要控制用量
适度使用食盐
但如果遇到下面这种“盐”
一定要擦亮眼睛、坚决不碰
因为它不是调味剂
而是危害极大的新型毒品!
“丧尸浴盐”有强烈的兴奋和致幻作用,其兴奋功能比可卡因强13倍,吸食后可出现焦虑、失眠、营养不良、发汗、腹痛、流鼻血等一系列问题,引发胸痛、痉挛、高血压,使人心跳加速,行为失控,自残,让人完全失去理智,将自己想象成“超人”,而将其他人看成“怪兽”,导致吸食者对其他人进行不可想象的攻击和撕咬,且事后会不记得自己做了什么事,行径如同丧尸。
我国在2010年9月1日,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、公安部、卫生部联合发布公告,将4-甲基甲卡西酮列入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,未经批准,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进行4-甲基甲卡西酮的实验研究、生产、经营、使用、存储、运输和进出口等活动。
我们要时刻警惕、辨别
要在正规渠道购买食品
避免掉入毒品陷阱!